忙怀彝族布朗族乡

澜沧江中游横断山区的云县辖乡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位于澜沧江中游横断山区的云县东北部。截至2006年,全乡辖区面积238.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2371亩,其中水田4417亩,有森林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5%。境内群山起伏连绵,山高坡陡,峡谷纵横,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795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400毫米,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布朗族为特色,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典型的民族山区农业乡。粮食生产以包谷为主,小麦和豆类为辅;经济作物主要以紫胶、茶叶、烤烟、核桃、甘蔗为主。

人口民族

截至2006年,全乡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9个村民小组,275个自然村,共4566户农户,18880人,其中农业人口18145人,非农业人口735人,居住着彝、布朗、回、傣、白、[][]、苗、景颇独龙、汉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466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65%;有特少民族——布朗族人口3750人。[1]

交通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东隔澜沧江普洱市景东县漫湾、林街两乡镇相望;南连云县后箐乡涌宝镇;西与云县晓街乡茂兰镇相连;北与漫湾镇接壤。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临沧市135公里、省城昆明568公里(均为公路距离),国道214线依偎着罗扎河似两条彩带穿乡而过将忙怀乡一分为二,仅隔澜沧江上首座百万千瓦级大电站——漫湾电站12公里,隔大朝山电站74公里(水路),是漫湾和大朝山两大电站的中心腹地,也是临沧市8县(区)进出昆明的必经之地,又是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的商品集散地。澜沧江流经忙怀乡地界30余公里,乡内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有公路、水路。公路:国道214线途经忙怀乡23公里,县乡公路——忙(怀)后(箐)公路途径拉弄、麦地、高井槽、丙茂四个村32公里,全乡11个村均修通了乡村公路,并且南与后箐乡涌宝镇相连通,北与漫湾镇相连通,106个村民小组修通了村组公路,公路里程255公里。水路:开通了大朝山电站库区航运,建有库区航运码头10余座,从大转湾码头向西顺澜沧江而上可到漫湾电站、小湾电站;向东顺澜沧江而下可通大朝山、糯扎渡、景洪电站。滇缅铁路大转湾隧道遗址就在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的澜沧江与罗扎河交汇处的大转湾码头,而布朗族祖先的居住地——新石器遗址则在距乡政府两公里的旧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