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友

毛友
毛友(1084-1165),原名友龙,字达可[1][2],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十月十三日,原籍浙江省江山市石门清漾村,家居衢州柯城烂柯山。他是宋代官员及学者,曾任处州知府,并创办了“梅岩精舍”学院。[3]

人物经历

毛友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毛敷,母亲是徐徽。大观三年(1109),毛友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承议郎中书舍人,参与编写国史。在上任之前,他曾拜访堂伯兼恩师毛滂,留下一首诗作为告别礼物。毛滂对此非常赞赏,并回赠了一首诗。[3]
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期间,毛友因及时上报情况而受到重视。此后,他历任多个地方行政职务,包括庆元知府衢州知府、临安知府等,并最终晋升为端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在政治立场上,毛友倾向于主战派,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其他主战派人士的交往中看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