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

东汉时期名臣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政治家、名士,与窦武刘淑并称“三君”,被太学生看做一世之宗,被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历任乐安豫章太守尚书令大鸿胪太尉等职。[2][1][5]
陈蕃15岁时,庭院屋舍杂乱,面对父亲朋友薛勤的询问,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尽显澄清天下的志向。被举孝廉后,陈蕃任郎中,多次上书针砭时弊,批判皇帝乳母赵娆及诸女尚书与外戚勾结扰乱朝政,其刚直作风虽饱受争议,却也赢得清正之名。任豫章太守时,他礼贤下士,到任便询问徐孺子所在,欲先拜访,面对主簿的建议,他以“武王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回应。东汉末年宦官势力猖獗,陈蕃与外戚窦武等人密谋诛杀曹节王甫等宦官以清君侧。计划好后,窦武进宫上奏太后请求诛除宦官,却因事泄,宦官先下手,假传圣旨率禁军对抗。陈蕃得知后,率属官和太学生八十多人拔刀冲入承明门抗争,但寡不敌众,最终被宦官逮捕并于当日遇害。[6][3][7][5]

人物生平

少有大志

祖父曾任河东太守。十五岁时,曾住一室无事可做,而室内外十分肮脏,父亲的朋友同郡薛勤来看他,说:“小子,为什么不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顾自己的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因而非常赞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