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

唐代“药王”孙思邈之子
孙行(?-公元700年),字元一,京兆华原人,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唐朝大臣,“药王”孙思邈之子。 [1]
年少时,孙行热爱读书,富于词采,记忆力超群,下笔不辍。长大后,孙行通过科举考试,先后担任[]州洛交县尉和洛州渑池县尉等职。随后,他奉调进京,成为唐高宗武则天的重要近臣和助手。此后,孙行又担任凤阁舍人、凤阁鸾台夏官三司侍郎、左台御史大夫朝散大夫守太子中允等官职。[2]
公元700年,孙行因病在洛阳去世,享年60岁,葬于邙山[2]

基本介绍

长大后通过科举考试,先后任鄜州洛交县尉、洛州渑池县尉等职,后奉调进京,任右拾遗,成为唐高宗和武则天重要的近臣和助手。后又任凤阁舍人,凤阁、鸾台、夏官三司侍郎,左台御史大夫、朝散大夫守太子中允等官职,从宫中要职转为朝廷重臣。公元700年,孙行因病死于洛阳,时年60岁,葬于邙山。(据谢志东《药王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