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藩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彭楚藩(1884—1911)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于湖北鄂城。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并立志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彭楚藩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并利用自己作为宪兵的特殊身份搜集清军情报。他还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由于孙武在汉口实验炸药时引发了爆炸,起义的计划泄露,印信、旗帜和名册等物品都落入了清军的手中,随即全城大搜捕开始。彭楚藩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起义指挥部报信,并与其他人商议是否提前发动起义等事宜。然而,在夜半时分,清军突然到达,彭楚藩身着宪兵服,本可以趁机逃走,但他决定与战友共同生死,并主动宣布自己是革命党人。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彭楚藩慷慨激昂地痛斥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愤怒的清官下令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处决。[1]这些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队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枪声在武昌城中回荡。[2]彭楚藩与刘复基、杨洪胜一同被处决,被称为“彭刘杨三烈士”。

人物简介

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祖籍湖北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华容人。幼年攻读经史。后受《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影响,立志反清革命。1906年入湖北新军,在二十一混成协炮兵营当兵。后结识刘静庵,参加日知会,被推为评议。不久,日知会被破坏,更名楚藩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任宪兵,未几升正目,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初,先后参加文学社与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利用宪兵身分的便利条件,从事秘密活动。
1911年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准备武装起义,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布置及防务情形。10月9日,得悉汉口机关遭破坏,便与蒋翊武等在武昌总部,决定当晚以炮声为号,举行起义。因传令受阻,起义未成。小朝街机关被军警包围,当场被捕。面对严刑审讯,坚贞不屈,自认革命不讳,并大斥清廷腐败。次日清晨,在武昌湖广总督署门前从容就义,为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
彭楚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