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保卫战

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守军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指淞沪会战末期(1937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与524团1营官兵奉命在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战斗。[1][2]
1937年10月25日,中国守军在淞沪战场宣告失利。为保存实力,中国守军准备撤出上海,但由于九国公约会议将于11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召开,会议将对中日战争问题展开讨论。于是,蒋介石决定命部队死守上海,以制造上海并未失陷的现象,争取西方盟国的支持。[3]
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孙元良(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之命与524团1营423名官兵(时称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时为88师司令部)阻击日军。谢晋元率官兵进驻四行仓库后,日军先后展开了六次围攻,均被击退。谢晋元与1营官兵的英勇战斗引起上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商会组织市民,给1营官兵送去食物、医药及报纸、来信等慰问品。童子军杨惠敏冒险冲过日军防线为他们送去国旗,随后谢晋元率领官兵进行了简易的升旗仪式。[2]
由于苏州河南岸是上海公共租界,四行仓库保卫战使其受到威胁,加之四行仓库保卫战已经达到争取西方支持的目的。在国民党政府经过政治交涉后,谢晋元于10月31日凌晨,奉命率领全体官兵退入上海英租界。四行仓库保卫战,1营孤军坚守最后阵地,力战四日夜,击退日军六次围攻,击毙日军200余,伤者无算,并摧毁日军战车二辆。1营孤军仅伤亡37人,营长杨瑞符少校弹穿左胸,负重伤。[2]谢晋元与1营官兵退入上海租界后,被租界当局要求缴械,并屡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谢晋元也在租界内遭到遇刺牺牲。直至抗战胜利后,仅余100多人的官兵重得自由。为纪念该战,四行仓库在2015年被改造为“四行仓库纪念馆”,供民众瞻仰、纪念。[2][4]

战斗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