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宪章

贵州遵义籍烈士
柏宪章(1903—1938),字鉴臣,贵州遵义老城琵琶桥人。1922年于遵义中学堂毕业后,考入贵州崇武学堂。毕业后入黔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1924年,他跟随其兄抗日名将原国军102师师长柏辉章从军。[1]1935年,中央军入黔,整编黔军,黔军第二师易名陆军一〇二师,柏宪章任干部大队中校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一〇二师开赴抗日前线,柏宪章改任师兵站站长,负责军需供应。1938年,徐州会战打响后,102师奉命增援。在全师弹药、粮食即将告罄时,柏宪章亲押军需开往战区,经开封车站遭数架敌机轮番轰炸。柏宪章临危不惧,于奋力指挥抢救军需物资时中弹牺牲,尸骨无存,时年35岁。[1]
1988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和国民政部追认柏宪章为革命烈士,颁发了证书。[1]

生平

柏宪章,1903年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一个经营自产自销酱醋的家庭。1909年就读于邑中塾馆,受到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轶事和南宋抗元大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影响,萌发了立志报国、投笔从戎的宏愿。民国11年(1922年)于遵义中学堂毕业后,考入贵州崇武学堂。1924年5月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犹国材旅任排长。由于他平时训练有素,带兵有方,不到一年即晋升为连长。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周西成入主黔政后,黔军编为三个师,其兄柏辉章为第二师师长,柏宪章任二师三八团副团长。民国24年,中央军入黔,整编黔军,黔军第二师易名陆军一二师,柏宪章任干部大队中校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