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氏珠母贝-抖音百科
马氏珠母贝(学名:Pinctadamartensi),又称合浦珠母贝,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珍珠贝科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南海、韩国、中国大陆,出现在潮间带至潮下带、生活在波浪较为平静的内湾,泥沙、岩礁或石砾较多的海底,是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和生产珍珠的主要母贝。国际上公认中国出产的南海珍珠(即马氏珠母贝所产珍珠)的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马氏珠母贝贝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Lys、Thr、Phe、Val、Leu、Ile、Met)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0%,呈味氨基酸(Arg、Ala、Gly、Asp、Glu)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6.2%。贝壳中检测出10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2.0%,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8%。从马氏珠母贝贝肉和贝壳中分别鉴定出47种和33种脂溶性成分,其中主要是烷烃化合物,贝肉与贝壳有6种组分是相同的。此外,马氏珠母贝贝肉的脂溶性组分中,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58.78%。 形态特征
马氏珠母贝的外部形态包括贝壳、外套膜、足和壳肌。贝壳斜四方形,背缘略平直,腹缘弧形,前、后缘弓状。前耳突出,近三角形;后耳较粗短。边缘鳞片致密,末端稍翘起。左壳稍凸,右壳较平。右壳前耳下方有明显的足丝凹陷。足丝毛发状。壳内面铰[jiǎo]合线较平直,铰合部有1主齿,沿铰合线下方有一 长条齿片;韧带黑褐色,约与铰合合线等长。壳内面珍珠层较厚,坚硬,有光泽。角质层灰黄褐色,间有黑褐色带。贝壳由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组成。最外层是角质层,由很薄的壳质蛋白构成。棱柱层紧贴于角质层内侧,由极细的棱柱状的方解石组成。珍珠层是贝壳内面的一层,主要由碳酸钙的一种结晶所组成。外套膜位于贝壳内侧,分左右2片。外套膜的背部和中央部分很薄,呈半透明状态。足圆柱状,位于贝体前方,界于鳃和唇瓣之间。足的腹面有一条纵向的足丝沟与基部的足丝腔相连。马氏珠母贝的前闭壳肌退化,仅有一发达的后闭壳肌,位于软体部中央稍偏后方,由灰白色横纹肌和平滑肌构成,起开闭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