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宁

唐代将领
崔宁(公元723年—公元783年),原名崔旰,贝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将领。[1][2]
崔宁出身儒家世家却钟情纵横之术,早年困窘客居剑南,先为步卒追随鲜于仲通,又随李宓征云南而返。幸得崔论举荐任衙将,于剑南初露锋芒。宝应(公元762年)初年,蜀乱山匪肆虐,严武荐其为利州刺史,到任即平匪患而闻名,后任汉州刺史,以地道破吐蕃杂羌,拓地建功受赏。永泰(公元765年)元年,严武逝后权力纷争,崔宁因推举之事与郭英乂结怨,反抗致其败亡,然引杨子琳来伐。代宗杜鸿渐平乱,杜鸿渐受其缯锦委以大权,崔宁遂成西川节度使。大历(公元768年)三年入朝获赐名“宁”,大历十四年位极人臣,却因触怒杨炎出为朔方节度使,再入朝任高职。建中(公元783年)四年,泾原兵变,崔宁蒙冤,卢杞谗言使其被德宗缢杀,幸得旧将韩潭昭雪,终年六十一岁。其家庭中,弟崔宽、崔审居官,妾室任氏募勇守城,立功使崔宁加封冀国公并自身封冀国夫人。[1][2]

人物介绍

崔宁(723年—783年),早年生活落魄,追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授折冲都尉。唐宝应初年,授利州刺史。迁汉州刺史。永泰初年,迁西川都知兵马使。大历二年,授西川节度使,进授检校左仆射。大历十四年,入朝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山陵使、御史大夫唐德宗即位,得罪宰相杨炎,出为朔方节度使。再入为右仆射、知尚书省事。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随驾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被宰相卢杞诬陷冤杀,年六十一。后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