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诺夸里-抖音百科
马诺夸里(印尼语:Manokwari),又译曼诺瓦里,是印度尼西亚西巴布亚省的首府,位于新几内亚岛西端的极乐鸟半岛东北海岸,东滨极乐鸟湾。马诺夸里是西巴布亚省的第二大城市以及西新几内亚的第五大城市,同时也是马诺夸里县的行政中心。该城市是印度尼西亚七个没有城市地位的省会之一,但根据2013年10月25日印尼众议院开始审查的法律草案,计划将马诺夸里镇从县中分离出来,将其变成一个独立的城市。马诺夸里是西巴布亚省主要的旅游区,拥有多个度假村,也是天主教马诺夸里暨索龙教区主教座堂所在地。此外,马诺夸里是马诺夸里都会区的中心区域,在西巴布亚地区及东印度尼西亚是集主要港口、金融中心、旅游区于一身的重要城市。马诺夸里的面积为392.0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马诺夸里地区的土著居民与东南亚人之间的贸易可能始于15世纪甚至更早。可能是通过摩鹿加和马来人的影响,到19世纪时,该镇的一些当地首领已经接受了伊斯兰教。1793年10月25日,约翰·海斯船长驾驶商船“克拉伦斯公爵号”和“公爵夫人号”在多雷湾升起了英国国旗,并宣称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为英国所有,他将其命名为新阿尔比恩。英国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定居点,从事香料贸易,特别是马索伊树皮和肉豆蔻。英国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堡垒,名为加冕堡,以纪念乔治三世国王的加冕。由于多种原因,包括与法国爆发战争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优先事项发生了变化,英国没有支持这个定居点。这个定居点并不成功,1795年英国人放弃了它。 1855年2月,德国传教士在该镇建立了第一个基督教传教站,这也是西巴布亚第一个传教定居点。荷兰人分别在1828和1848年宣称拥有东经141°以西的南海岸和洪堡湾以西的北海岸,但是他们在1896年才试图再次开发该地区,在马诺夸里和法克法克附近建立了居民点,后来成为了荷属新几内亚的一部分。 1942年4月12日,日本船队驶入多雷湾,开始登陆约4000名士兵。该地区已经为日本人所熟知,因为从20世纪30年代初,政府支持的南洋开发公司在此地开发了棉花种植园。1942年初,马诺夸里的荷兰东印度皇家陆军(KNIL)驻军大约有125名KNIL士兵,其中包括一些在1942年2月初被召集的文职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由于KNIL地面部队没有机会成功对抗日本入侵军,它撤退到荷属新几内亚内部,并开始发动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