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

鸦片战争名将之一
邓廷桢(1776-1846年),字维周,又字[xiè]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代将领。[2]
嘉庆六年(1801年),邓廷桢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被授予编修这一职位。他多次参与乡试、会试的分校评阅工作。邓廷桢还担任过浙江宁波、陕西延安、榆林西安等地的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等众多职位。道光六年(1826年),邓廷桢担任安徽巡抚,道光十五年(1835年),邓廷桢升任两广总督,受到禁烟派的影响,主张严厉禁止鸦片。道光十九年(1839年)底,邓廷桢被调任为闽浙总督,他从国外购买洋炮,修筑炮台,加强防务,几个月之后,击退了进犯厦门英国军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邓廷桢受到投降派的诬陷,和林则徐一起被革职,被发配充军到伊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他被召回,担任甘肃布政使。1845年,邓廷桢被调任为陕西巡抚,还暂时代理陕甘总督,之后又任陕西巡抚。[2]
邓廷桢擅长写八股文,对音韵学尤其精通,著作有《双砚斋诗钞》。[2]

人物生平

邓廷桢原籍江苏吴县西山,生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