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犨

生于824年的唐末忠臣
[chōu](824-889年),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人。唐末忠臣。[1]
赵犨出身将门,祖辈为忠武军牙将,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犨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不久之后,又跟随征讨蛮族,转战溪洞一个月才攻克,斩获甚众,赵犨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中和三年,朝廷听说了赵犨的功绩,加封其为检校兵部尚书、右仆射。 不多久又加司空、颖川县伯。中和五年八月,赵犨任蔡州节度使。龙纪元年三月,又以平黄巢秦宗权之功,加同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赵犊病逝于陈州官舍,时年六十六岁,葬于宛丘县之先域。 朝廷追赠他太尉封号。[1][2]

人物生平

赵犨出身将门,祖辈为忠武军牙将,赵犨自幼有智谋,小时候与邻里小儿在道路上玩耍时,便排兵布阵,自为元帅,指挥有度,小儿们多听其号令,没有敢乱走的。其父见到后,很是高兴,说:“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成年后,赵犨博学多识,好功名,精于弓马,性格勇敢果断,郡守闻之,[zhuó]升他为牙校。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犨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不久之后,又跟随征讨蛮族,转战溪洞一个月才攻克,斩获甚众,赵犨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
乾符年间,王仙芝率领民众在曹、[]二州起义,南攻汝、郑等州,赵犨奉命率步骑兵数千人袭之,王仙芝南奔。黄巢攻陷长安后,唐僖宗逃奔蜀中,中原无主,人心骚动,陈州人数百向许州主帅要求赵犨来当陈州刺史,许州主帅上奏朝廷得到朝廷同意,朝廷于是授赵犨为陈州刺史。赵犨上任后,对将士们说黄巢必然进犯陈州,于是赵犨积极在陈州整修城墙,疏浚沟洫,屯积粮食和柴薪,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招募四方劲勇之士,修缮兵甲,任命弟赵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另一个弟弟赵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与两个儿子分领精兵,时刻防备起义军进攻。黄巢退出长安后,果然率军东攻陈州,以骁将孟楷率精兵万人为先锋,直扑项县,赵犨率军突击,贼军大败,全军覆没,孟楷被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