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济民-抖音百科
蔡济民(1887年—1919年),原名国桢[zhēn],男,字香圃、幼襄,湖北黄陂人。少年时期精通经史,擅长诗文。1901年,蔡济民进入湖北新军,后进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不久后,他先后担任陆军第八镇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排长等职务。1906年,蔡济民参与组织日知会,并先后加入共进会、将校研究团等团体。后来,他经查光佛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湖北分会,担任参议部长。在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时,蔡济民竭力促成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制订起义计划。1917年,孙中山任命蔡济民为护法军政府鄂军总司令。[1]1919年1月28日,蔡济民在利川被川军方化南杀害。[2][3][4]1922年初,黎元洪总统特追赠蔡济民为陆军上将。[5][6][7]1927年,蔡济民被湖北省政府公葬于武昌伏虎山,以示纪念。[8][9][10] 人物生平
蔡济民(?—1919),原名国桢,字幼香、幼襄,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05年投入湖北常备军左协第一旗当兵,不久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仁字斋,后升任新军二十九标司务长、排长。1906年加入日知会,并介绍多人入会。日知会被破坏后,在二十九标组织将校研究团。嗣相继加入群治学社、共进会、文学社等革命团体,任二十九标共进会代表,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湖北分会参议部长。曾力促共进会、文学社两大革命团体联合。起义前被预选为军政府参议长和起义军事筹备员。1911年10月10日晚,率二十九标士兵参与武昌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并协同会攻湖广总督署。起义胜利后,积极参与创建鄂军都督府。历任军政府军务部参议长、副部长、各部总稽查长等职。阳夏战争中,曾率师渡江,败敌于汉口刘家庙。后出任战时总司令部经理部副部长,负责军需供应。每次决战,必亲往督阵,被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