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薰

清代画家
任薰(1835年—1893年),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画家。少丧父,从兄学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与任颐苏州,后寓居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人物与其兄同师陈洪绶,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任薰治学严谨,在写生、临摹上均下了苦功夫。任薰兼工人物、花鸟、山水、肖像、仕女,画法博采众长,面貌多样,富有新意。与顾文彬子顾承相友善,曾为设计怡园。1888年54岁时双目失明,后病卒于苏州。与任熊、任颐时称“三任”,合任为“四任”,并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生平传略

任薰自幼受父兄影响,喜爱绘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春末与任颐同往苏州,转辗于江浙之间,后寓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曾从其学画。他与当时苏州收藏家顾文彬之子顾承也相友善。
当时苏州书画家常在西园聚会,任薰与诸友常游宴其间,所见藏家名迹甚多,融会贯通,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据顾文彬《宦游鸿雪》中说,苏州怡园初建之前,顾曾推举任薰为园作设计图。怡园现存的园景布局分为东西两部,隔以曲折的复廊,并以漏窗沟通东西景色,使园景显得幽深玲珑,这是出于任薰构撰的结果。由此可知任薰还长于园林设计
任薰与海上众多名家广有郊游。同治五年(1866年),与其胞兄任熊的生前挚友,早期海上名家范湖居士周闲 合作,为吴昌硕画像,周闲填浣溪沙词一首。这幅任薰与周闲合作的吴昌硕画像后来被史树清题跋:“吴昌硕时年二十二岁,嘉兴名士周闲题浣溪沙词一首,可称相得益彰。二零零二年冬日史树青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