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桢

魏晋时期文人、官吏
[zhēn],桢又作祯,字元幹。庐江(今属安微)人。生卒年不详,约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至晋武帝太康末年(290年)间在世。[1]魏、晋之臣,晋尚书光禄大夫。有文学器干,容貌甚伟。魏太和中为扬州别驾,正始中为弘农太守、历幽州刺史、廷尉,入晋为尚书光禄大夫,与羊祜为莫逆之交。有集五卷。作《许都赋》。

人物生平

何桢,一作何祯,庐江郡潜县人。未出生时父亲便已去世,出生后遭遇荒乱,依附舅父家里。年幼时追行丧,哀泣合乎礼仪,乡里称善。何桢常以缚笔、织扇为业,十多岁时,一心研读书籍,驰名于淮、泗之地。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曹睿召见时任扬州别驾的何桢,令他作《许都赋》,曹睿惊其赋,拜他为秘书郎,但被何祯缺席一个月,明帝发难道:我本想拜他为秘书丞,怎么成秘书郎了?于是治主事的人罪,升何为秘书右丞。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何桢被任命为弘农太守,表省函关;期间录用郡吏杨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