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抖音百科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Innovation Academy for Microsatellit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是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2017年9月挂牌成立,位于 中国上海 。 [1] [2] [3] 卫星创新院现任院长为 胡海鹰 ,党委书记和副院长为 朱振才 。 [4] 卫星创新院实行“一院两区”运行模式,即一院(卫星创新院)、两区(临港园区总部、张江园区),现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科研生产面积15.2万平方米。 卫星 创新院主要从事 小卫星 、微、纳、皮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学科方向主要涵盖卫星系统与工程、卫星科学与技术,重点开展通信、 遥感 、导航、科学、微纳等五个领域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卫星 创新院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暗物质 粒子 探测卫星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 、 太极一号 卫星、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等101颗卫星。 [1] 2018年9月29日,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 [5] 2023年6月,卫星创新院张永合同志获“ 中国科学院 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孙思月同志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通信卫星总体研究所一支部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6]
正文 此次改革将围绕“立足 卫星 技术创新,加快航天技术发展”等战略目标,在院市共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整合和集聚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在中国空间科学卫星创新研制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试点期间设立3个研究中心、4个卫星事业部、5个技术研究单元,形成科学分工、相互衔接、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矩阵型、 开放式创新 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建立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