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喜山因燕喜亭而得名。燕喜亭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吏部员外王宏中贬连州时所建,大文豪韩愈为之命名,并撰写《燕喜亭记》。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书法家戴熙手书《燕喜亭记》刻碑置于亭中。燕喜山因韩愈作《燕喜亭记》而得名。燕喜山现存宋、明、清石刻近40题,其中以宋的题刻最多,有向宗道、陆琮、金杰、李宗仪、张闻、谭粹、韩揭等人的题名,其中以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广南东路转运使向宗道题名最为珍贵。 燕喜山原是岭南名胜海阳湖的岸边,建有许多亭台楼阁,有吏隐亭、十咏亭、君子亭、卧龙亭、等合称“元丰十二亭”,有崇岳堂,几之堂等纪念历史名人的建筑。燕喜山还有众多的天然奇石,如醉翁石、飞燕石、双剑石等。完全可以说,燕喜山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每一个亭,都蕴含着连州的历史文化,是连州历史文化的浓缩。 历史悠久的燕喜山
燕喜1山座落在市区巾峰山脚下,山内古树苍苍郁郁,奇泉怪石众多,亭台楼阁遍布,摩崖石刻随处可见。
从连州市区番禺路连州中学进入燕喜山,只见一座牌坊高6米,宽6.5米,青砖黄瓦,古色古香,横批有草书“燕喜”二字,上有一对联“吏部文章高北斗,连州水石冠南陬[zōu]”。这是连州人引以为自豪的经典名句。正门外侧各有一耳门,耳门上有唐朝吏部韩愈草书“鸢飞”、“鹏搏”。跨过牌坊,回头一望,横梁上有“引人入胜”,也有一对联:“天泽涌泉流入与双清寻活水,巾峰垂地脉境缘一览小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