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射弹道导弹-抖音百科
空射弹道导弹(英语:Air-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1])是指由空中飞行平台携载升空,并从其上释放和分离,随后点火发射的一类弹道导弹,[2]有发射费用低、威力强、射程高、机动性好等特点。[2]运载空射弹道导弹的空中飞行平台主要为运输机、轰炸机和战斗机等军用航空器。[2] 空射弹道导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不久。1958年5月,美国先行实施了空基弹道导弹的可行性研究,以B-47和B-58轰炸机为空中平台,分别携带“猎户座”和“处女座”弹道导弹,进行了多次飞行和拦截低轨卫星的试验,初步验证了空射弹道导弹空中发射和拦截卫星的可行性,并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储备。随后,苏联也以图-95轰 炸机为空中平台,在P-13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上设计了P-13A空射弹道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苏两国鉴于空射弹道导弹在当时条件下技术较为复杂、实现难度也较大等原因,暂时放弃了进一步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美苏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且数量要受到相应条约限制的时候,他们又开始重新研发空射弹道导弹。从1974年7月开始,美国连续进行了21次战略空射弹道导弹的可行性试验,试验时的载机为C-5A“银河”运输机,空射弹道导弹改自“民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