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思摩

唐代东突厥贵族、将领
阿史那思摩(生年不详—647年),唐朝时期东突厥贵族、将领,阿史那咄六设之子。[2]
处罗、颉利可汗在位时,阿史那思摩为夹毕特勤开皇十九年(599年),阿史那思摩为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回到东突厥后,阿史那思摩遂又去掉可汗的称号。武德初年,阿史那思摩多次出使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八月,颉利可汗派遣阿史那思摩与突利可汗会见李世民,请求通和修好,唐高祖封其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年),阿史那思摩被唐军俘获。唐太宗李世民赏识他的忠心,任命其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同年五月,唐太宗改封思摩为怀化郡王,赐姓李。贞观十七年,他改任右武卫将军。后随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被流矢射中,唐太宗亲自替他吮血,不久后死于京师,后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筑坟像白道山。[2]

人物生平

早年来唐

阿史那思摩是东突厥贵族,阿史那咄六设之子。开皇十九年(599年),启民可汗逃奔隋朝漠北各部拥戴思摩担任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回到东突厥后,思摩便去掉可汗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