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利克斯·克莱因-抖音百科
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Christian Klein),德国数学家,[1]1849年4月25日出生于德国杜塞多夫,逝世于1925年6月22日卒于哥廷根。[2]毕业于波恩大学,克莱因被誉为数学界的巨匠,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3] 克莱因在杜塞尔多夫读的中学,毕业后,考入波恩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4]在普律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后担任数学讲师和教授,包括哥廷根大学、埃尔朗根大学和莱比锡大学。[4]他于1872年至1895年担任哥廷根数学年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欧几何、群论和函数论。其爱尔兰根纲领的发表对当时数学有重大影响。[5] 克莱因与李合作在1870年发现了库默尔面上曲线渐近线的基本性质,进一步研究了W-曲线。[4]1871年,他发表了有关非欧几何的论文,证明了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的相容性。[6]他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推动了几何的统一分类,以及在函数理论、方程求解和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函数理论方面,他以几何方法处理函数理论,联系了势论和保形映射。此外,他发展了自守函数论,与数学家罗伯特·弗里克合作出版了关于自守函数和椭圆模函数的著作。[6]在力学方面,他在哥廷根大学推动了应用力学的发展,成立了应用力学系。[7] 克莱因的著作被编为《全集》,共3卷,1902~1923年出版。此外,他与德国物理学家A.索末菲合著《陀螺理论》4卷,于1897~1903年出版。1885年,克莱因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国外会员,并授予科普勒奖金。1908年,他被国际数学会选为在罗马召开的数学家大会的主席。[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