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筹备委员会

西京筹备委员会
国民政府西京筹备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6月13日。该委员会目的在建设陕西西安为西京。

正文

为应付战时局势和巩固后方的需要,九一八事变的次年,1932年3月5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委派张继等专员组成“西京筹备委员会”,并于当年4月17日开始办公,为期13年之久的陪都西京筹建工作拉开。但在当时举国皆为焦土的战争硝烟里,西安即便作为陪都建设,也处处都能看到战争的身影。在城东蓝田县境内汤峪温泉水源修建了伤兵疗养池一座;甚至,在道路设计中,“应尽量定为直线、以减少距离,且通风较利,战时易于消防毒气”。
只是,陪都西京始终处于筹备阶段。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望,战时机构的设置也开始调整。1945年3月19日,国民政府党渝文字第188号令根据当时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布了国民党中央设计局关于裁撤及调整机构之总建议,其中明令裁撤西京筹备委员会。
由于西京筹备委员会筹办陪都历时长,工作范围广,又有不少附属机构,许多重要文卷、图书分存于长安礼泉,亦有远在陕西褒城(现勉县以东)者,裁撤后的人员安排也很费周折,所以办理结束手续颇为复杂,有关移交工作一直延续到6月30日才完全结束。从1932年3月正式成立,至1945年6月30日正式结束为止,西京筹备委员会前后工作了十三年零三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