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处父

春秋时晋国大夫
阳处父(?~前621年),亦称阳子,翼城县浇底乡浇底村阳高上人,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由于其封邑在阳地(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所以以阳为氏。[1][2][3]
阳处父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4][5]楚国派遣斗章出使晋国,晋国则派阳处父前往楚国回访,通过此次外交互动,晋楚两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正常。[6][7]
晋襄公元年(前627),秦晋交战,晋军俘获秦军主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襄公听母文赢之言放走三人,先轸指责后,襄公后悔,派阳处父追赶。阳处父追到黄河边,见三人已离岸,便以襄公送贵重礼品为由劝返,三人疑有诈而逃。同年,阳处父攻蔡,楚派子上救援,两军隔泜水对峙。阳处父欲撤又怕楚军追击,于是派人对子上说:“对峙耗财,若战,我后退三十里让你过河布阵,不然你退,我过河再战。”楚军怕渡河遭袭,退三十里,阳处父便称楚军逃跑,安全撤兵,楚军知晓上当后也回国,子上被诬“受贿退兵”而死。[8]
晋襄公七年(前621),晋国调编军队,原任命狐射姑主中军,赵盾为副。阳处父因赵盾有能且自己曾是赵衰部下而偏袒赵氏,假襄公之名调换中军主帅,赵盾为主,狐射姑为辅。狐射姑对此怀恨在心,襄公死后,狐射姑乘立嗣之乱派人暗杀了阳处父。[8]

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