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

西晋时期的太守
欧阳建,字坚石,冀州人,石崇之甥。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年不详(据《鲁西南欧阳氏宗谱》载欧阳建生于二六九年),卒于晋永康元年,年三十余岁。著有《临终诗》以及《言尽意论》,提出了古代唯物辩证观点。历任尚书郎、冯[](今陕西大荔太守,到赵王司马伦专权时,欧阳建想有所作为,欲立楚王,由是与司马伦有隙。于是他与潘岳偷偷劝淮南王司马允诛杀司马伦,事泄,欧阳建全家不论老少都被斩首。临刑时,作诗文《临终诗》,甚哀楚。他曾提出“言尽意”的思想,否定语言不能表达事物的说法。

历史记载

欧阳建雅有理想,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谚有云:“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辟公府,历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时赵王伦专权,建每匡正,不从,欲立楚王王伟,由是有隙。建乃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诛伦。事泄,伦收建及母妻,无少长,皆斩。建临刑时,作诗文甚哀楚。《文选》中有《临终诗》一首,可见一斑。《隋书经籍志》著录他的文集二卷。

生活背景

魏晋之前,皇朝大多都是享国长远,从夏商周两汉,除了从来没有被世人所认同的秦和新以外,都代表着一个时代。而大王朝的兴衰往往都是不可避免的。到了魏晋南北朝,与民怨满天的王朝的终结不同,魏代汉,晋代魏,不是商汤武王的吊民伐罪,而是类似新一样[zuǎn]夺。而在夫子们的信徒看来。天不正,理不顺。晋的士人们熟知典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而他的信徒们活的很好,于是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却发现高堂之上尽是乱臣,小人方能人生得意。心又郁积,只好影射,只好发泄,于是曹阿瞒做了司马王朝的替代品坏了名声。于是竹林七贤们,不满,却又不敢,不敢却总不甘,只好选择藐视礼节来自我放逐,来惩罚自己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