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觌-抖音百科
曾觌[dí](1109年-1180年),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河南开封)人,是南宋词人。[1][2] 北宋灭亡,曾觌南渡,寓居宿州(今属安徽)。[3]绍兴三十年(1160年),曾觌以寄班祗[zhī]候为建王(即孝宗)内知客[3][4],兼干办皇城司,恃宠干政。后因事出为淮西副总管,移浙东。[5]孝宗即位,曾觌任权知阁门事。淳熙初,曾觌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4]曾觌颇为孝宗所亲信,权倾朝野。[3][5]曾觌卒于淳熙七年,时年七十二岁。[6] 曾觌擅长创作小词,词多应制奉和、宴饮赏花之作,也有少数感慨时事的篇章,其语言婉丽,风格柔媚,最有代表性的是《阮郎归》一词。[3][2][4]曾觌著有《海野词》,现今留存104首词,其在《宋史》卷470有传。[3][5][2]宋人黄昇《花菴词选》称曾觌“词多感慨,如《金人捧露盘》《忆秦娥》等曲,凄然有黍离之感。”[7] 人物简介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lǐ]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该词虽是一首咏燕词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象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不愧佳作。纯甫词结有《海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