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燕

雨燕目雨燕科鸟类
金丝燕属学名Aerodramus)是雨燕目雨燕科下的一属,[1]是一类典型的雨燕。[4]截至2023年,该属鸟类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共收录28个物种、58个亚种[1]。其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与印度洋[4][7],栖息在森林、洞穴、草原、灌木丛、湿地等环境中[2]。部分金丝燕属鸟类的巢窝为燕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10],有“白色黄金”之称[9]
金丝燕属鸟类为小型鸟类[5],体重约为重8-35克、体长约为9-16厘米。[4]其嘴细弱,向下弯曲,周围有刚毛,翅膀尖长,腿很短,脚小,爪子弯曲[4]。上体羽色呈褐色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色或纯白;两性相似。[5][6]它们为食虫动物[8],大多数物种群居[6],多数物种为留鸟,个别物种为候鸟[11],繁殖期通常与雨季重叠[4]
2021年,该属下的爪哇金丝燕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截至2023年,该属中有2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3种易危(VU)、1种近危(NT)、16种无危(LC)、3种数据缺乏(DD)[12]。同年,金丝燕属中短嘴金丝燕、大金丝燕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3]

起源演化

金丝燕属和同为雨燕科下的侏金丝燕属(Collocalia)均为单起源鸟类类群,二者拥有着共同的祖先[11]。2007年前后,在新西兰奥塔哥马努赫里基亚河附近的马努赫里基亚群班诺克本组发现的鸟类右尺骨(MNZ S42799)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1600-1900万年前的早中新世,疑似为金丝燕属鸟类的化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