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涛

宋代著名画家
倪涛(?-1125年),字巨济,号波澄,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祖籍婺州(今金华)。他在十五岁时参加太学考试获得第一名,大观三年(1109年)成为进士。宣和年间担任左司郎中。他还是一位诗人和画家,擅长绘制草虫、蜥蜴和蚝蟾等题材的作品。

人物生平

倪涛[1],字巨济,号波澄,浙江永嘉人[2],生于宋元祐元年,祖籍婺州(今金华),系君型公次子。卯角能文,博学多才,文思如涌,援笔立就,年十五就太学考试全国第一,宋大观三年,与平阳许邦同登贾安宅榜进士,初任袁州判官,随官徙居广德军,历任户部左司郎中,后转翰林侍讲,三典文衡,御赐府第,已可荣矣,才可用世,名可光宗,文章华国,刚毅而不畏弹劾也,耿介无私,抱果决之良才,蕴贞忠之德臣。著书《玉溪集》[1]二十二卷行於世,《周易广赞》九卷藏於家。宋徽宗时在朝为官,宋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建立了金国王朝。宋徽宗此时竟异想天开,联合金国夺取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在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了所谓的“海上之盟”。
宋宣和四年(1122年)由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辽国,结果两次被辽国守将打的大败。此后宋徽宗采纳了赵良嗣的攻辽计策。大臣们都持反对意见。宋宣和(1123)年春王黼遭遇父丧,辞官几月,随后被宋徽宗起用,这时候宋徽宗对待王黼非常之优厚,曾九次为他家题写亭堂匾额,并拜为尚书左丞相,当了宰相后,王黼凭借自己的高位势力却做尽了坏事。王黼得宠后,言行作事更加专横起来,朝中有同他意见不一的就发文告弹劾,此时徽宗召集朝廷的军机大臣商议燕云十六州之事,权宦大臣都争先决策。其他人等无敢出口,皆心知而不可言,王黼说:宋通好虽已签约,但历朝以来,辽国轻视我大宋的地方太多了,现我大宋连同金合约兼并弱国,攻打愚昧之邦,这是用武之道的上策。如今不去夺取,大宋的中原故土而燕云十六州将不再归我大宋所有了。众朝臣无一人敢出口,唯独刚毅者倪涛,涌言其非,且曰:我朝攻辽二次告败,后同辽签约以来而各守约,不犯边界,誓固在不可渝也,天下久平而我军储又诎,士不习战,毋轻议以诒后患,若宋金合约攻辽而辽灭之,则金於宋后患也。王黼听后,怒诉!左司敢阻军事耶,“论”倪涛鼓唱罪,被罢谪职,贬监朝城酒税,宋宣和六年(1124年)秋,王黼看到倪涛很不顺意,想将倪涛治死,在朝城影响太大,会引发公愤,干脆将左司送到远离京城的衡州茶陵船场慢慢将其治死,倪涛再徙衡州茶陵船场后,已知事情不妙,“王黼已起杀心”,倪涛居然仰问苍天:我倪涛一腔热血,却无报国之门,罢!罢!罢!遂无意仕途,于宋宣和六年(1124年)冬挂冠归田,回归浙江永嘉老家,此时已将近年关,倪涛在家过了几日,今晚是除夕之夜,他们兄弟四人坐在一起吃年饭时,倪涛将自己在京近两年来的变故情况一一对三位兄弟们作了详情的叙说,想自虽已回到了大家身边,可朝廷王黼奸党们不会就这样轻易地放过我的,定会派党羽追辑到永嘉,因为再将我送到衡州茶陵船场,他们已是心起杀心之故。一日访其友,戏画三蝇壁间,并题诗。卯角能文,工诗,善画草虫,蜥蜴蚝蟾并佳。卒年三十九。著云阳集、玉溪集。《宋史本传、画继、图绘宝鉴、宋诗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