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废王亦称韩王安,姬姓,韩氏,名安,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1][2] 韩废王韩王安即位之时,韩国已极度衰弱,沦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国度。因秦国持续蚕食,其国土大面积缩减,国力衰败,灭亡命运似已注定。在位期间,政治上韩王安企图以外交手段求生,秦国攻赵时,他态度犹疑,既盼秦军败又惧赵军不敌,后受赵国使臣影响倒向赵国,却未充分警觉秦国威胁。军事方面,韩国兵力孱弱,面对秦军几无招架之功,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欲求秦国缓攻,然仍难阻秦国统一大势。公元前230年,秦国内史腾率十万大军渡黄河攻韩,韩军迅速溃败,韩王安投降,韩国就此灭亡,秦国设颍川郡,郡治于阳翟,并将韩王安迁离故土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新郑前韩国贵族叛乱,秦国平叛后为绝后患,处死了软禁中的韩王安。[1][2] 人物生平
军事生涯
韩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他在位共九年,是韩国的末代国君。韩王安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秦军发兵攻赵后,韩王安是以这样的心情关注着秦、赵战事的:既希望秦军战败,又担心赵军难敌秦军。公元前234年,秦将樊於期攻占赵国的平阳、武城两城,赵军被斩首十万人,赵将扈辄死于战阵。此韩王安急令韩非上书,请求秦国不要发兵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