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士木-抖音百科
人物简介
刘士木(1889~1952)民国藏书家、著名学者。原名志权,字,别号黑水村人。广东兴宁人。14岁入黄埔军官学校,后赴日本留学,专攻经济学。曾担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华学校校长。1926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外部秘书、教育部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委员。次年受聘为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主任,主持编辑“南洋研究”期刊和“南洋丛书”工作。对东南亚研究工作多有所倡导。1938年南下马来亚槟城,任钟灵中学图书馆主任。1940年与姚楠、张礼千、许云樵等创办“南洋学会”于星洲。曾担任多届理事及五届会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隐居槟城黑水村14年,致力收藏东南亚资料,搜罗南洋各国文字书籍、期刊近6000册、地图200余种、南洋各国地理照片5 000余幅、剪报资料200巨册,文稿80余部。其中关于华侨问题资料最为系统和丰富,如日文的《南洋丛书》,为绝版图书。所藏书在1931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火焚烧大半。 一生研究
一生致力南洋研究共40年,他主编的《南洋丛书》,已出版了50种。其中有8种是他撰写或与他人合编的专著,都是有关东南亚各地教育、经济和商业法律的著作。亦是研究南洋问题权威,著有《荷属东印度之实业教育》、《南洋华侨教育论文集》、《南洋荷属东印度之经济》、《南洋概要》、《南洋荷属东印度商法》、《南洋各殖民地立法制度》、《南洋荷属东印度之教育制度》、《暹[xiān]罗民商法》、《卅[s à]年来日本南进之实况》、《南洋地理》、《华侨概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