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新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
马德新(1794-1874),回族,出生于云南太和(今大理白族自治州)。[1]他是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2][3][4]马德新的经名为优素福(又译郁速忽),号鲁哈·丁(意为“宗教魂”),代表作品有《宝命真经直解》前5卷、《纳哈五》《赛尔夫》和《阿瓦米勒》等。[5][6][7]他的中文名为马复初,也被称为马特星。他使用的阿拉伯名为Abd al-Qayyum Ruh al-Din Yusuf(阿卜杜勒-凯尤姆·鲁赫·丁·尤素福),并被称为“Mawlana al-Hajj Yusuf Ruh al-Din Ma Fujuh”(穆拉纳·哈吉·尤素福·鲁赫·丁·马复初)。[8][9][10]

人物经历

1841年赴麦加朝觐,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海上交通受到干扰,他选择与一群穆斯林商人一起经过陆路离开中国,穿过思茅,南下到缅甸孟邦,然后沿伊洛瓦底江乘船从曼德勒仰光。从仰光乘坐汽船抵达阿拉伯半岛。在麦加,他在中东逗留了另外八年,首先前往开罗,在阿尔-阿兹哈尔大学学习,随后游历整个奥斯曼帝国,包括苏伊士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和罗得岛。
归国途中,又在新加坡观察天文,研究伊斯兰历法一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春回到昆明。在云南临安(今建水县)、回龙、玉溪大营等回族聚居区设帐讲学,各地学者云集,经堂教育盛极一时,时人尊称为“老巴巴”。“四方从学之徒,星列云集”,经堂教育盛极一时,桃李遍布云南各地,成了最受尊崇的经学大师。
在1856年云南回民反清起义中,他号召滇东南回族穆斯林武装起义,与杜文秀所领导的滇西回民义军遥相呼应,反对清王朝的民族压迫。后随马如龙降清,被清廷封为“二品伯克”“滇南回回总掌教”。但他息影林下,继续专心致志于弘扬伊斯兰文化的著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