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阴县成立于西汉初年,隶属于南阳郡,县城位置在现今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该县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包括北魏时期的舞阴郡治所,隋朝的更名以及唐朝的撤销并入泌阳县。舞阴县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因其位于舞水之北而得名[1][2][3]。 设立与发展
舞阴县于公元前202年由汉高祖刘邦设立,北魏时期升级为舞阴郡。隋朝时期再次改为县级行政单位,并在公元585年更名为显岗。到了唐朝,显岗被废除并于公元629年并入泌阳县。在此期间,古城村一直是郡、县的首府所在地,直至唐代。
军事战略地位
古城村地处军事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舞阴城,方圆约2平方公里,四周墙高垣深,坚不可摧。在民间,曾流传秦汉之际淮阴侯韩信在舞阴屯兵抗楚的许多故事。《泌阳县志》记载,西汉末期,皇帝刘玄敕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食邑千户,其封地就是现在的古城村。东汉建武年间,光武皇帝刘秀御封征南大将军岑彭为舞阴侯。公元197年,曹操在宛城(今南阳)为张绣所败,据守舞阴,使张绣不胜而退。尔后,曹操又采取弃城诱兵的办法,联合舞阴东部边境守将李通,复克舞阴,计收张绣。公元487年,南朝皇帝派大将殷公憨镇守舞阴,北魏大将桓诞带兵万余人围攻舞阴,数月城池未破。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御驾南征,统兵30万,克洛阳,陷舞阴,使舞阴守将弃城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