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义节度使

唐代设置的官职名
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河北设置的节度使,[1][2][3]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míng]六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唐。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领有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朝廷改相卫节度使为昭义军节度使。[4][5][6]
大历十年(775年),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引诱下,举兵作乱,驱逐节度使薛崿(又作薛萼),率部归附魏博镇。田承嗣占领了相、卫、洺、贝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