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

东汉末年将领
韩浩,字元嗣,河内郡郡治野王县,即今河南沁阳市)人,曹操手下将领。韩浩没有子嗣,收养了一个干儿子韩荣[1][2]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韩浩看到家乡贼寇众多,组织民众起来自卫。河内郡太守王匡认为韩浩是个人才,征召他为从事(辅佐太守的官员)。关东群雄发兵讨伐董卓,韩浩与王匡领兵抵御董卓。韩浩的舅舅杜阳是河阴县县令,被董卓抓住。董卓用杜阳胁迫韩浩归附于他,韩浩坚决不从,从此名扬天下。曹操的将领夏侯惇听说韩浩的声名后,与他相见,让韩浩跟随麾下征战。韩浩参与发起屯田制后,曹操升任他为护军将军(掌管选拔武官事务),之后又改任为中护军,与史涣共同负责掌管禁军。韩浩没有子嗣,收养了一个干儿子韩荣。韩浩病逝后,曹操让韩荣继嗣韩浩的万岁亭侯爵位[1][2]

人物生平

随惇征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韩浩所居住的乡县周围多山,所以贼寇特别多,韩浩便聚起群众保卫乡县。后河内太守王匡征召他为从事。关东群雄发兵讨伐董卓,韩浩与王匡领兵到盟津抵御董卓。当时韩浩的舅父杜阳是河阴县令,被董卓抓获,董卓要挟韩浩投靠他,韩浩不从。袁术听说韩浩为人壮烈,任命他为骑都尉。曹操将领夏侯惇闻得其名,与他相见,大感惊奇,便让韩浩作为自己的部将领兵跟随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