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

战国中期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共有28位韩王,其中韩氏7人,郑氏1人,拓跋氏1人,李氏1人,王氏1人,柴氏1人,赵氏1人,朱氏15人(含追封的3人)。第一位韩王为战国中期的韩宣惠王,其于前323年称王。

周朝韩王

周朝时期有两个韩国
第一个韩国(前11世纪―前757年),西周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始封君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疆域在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东北一带。周平王十四年(前757年),被晋国所灭。
第二个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yǐng]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