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兼

杜兼
杜兼(750年—809年),字处弘,唐朝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杜正伦五世侄孙。唐德宗建中元年进士,曾任[háo]州刺史。性情浮险,喜尚豪侈。德宗以其有才,杜兼更加横恣,诬害属官韦赏、陆楚等。唐宪宗元和初年,任苏州刺史,所至杀戮聚敛,人人侧目。官至河南尹。家中聚书至万卷,戒子孙以坠鬻为不孝。其子杜柔立,天长主簿;杜词立,寿州参军;杜谊立,顺宗挽郎。

个人介绍

安禄山乱,宋州刺史李岑以兵迎之,为追骑所害。兼尚幼,逃入终南山伯父存介为贼执,临刑,兼号呼愿为奴以赎,遂皆免。建中初,进士高第,徐泗节度使张建封表置其府。积劳为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德宗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历年不徙。兼探帝意,谋自固,即脩武备,募占劲兵三千,帝以为才。元和初,入为刑部郎中,改苏州刺史。比行,上书言李锜必反,留为吏部郎中。寻[zhuó]河南尹。杜佑素善兼,终始倚为助力。所至大杀戮,裒[][],极耆欲。适幸其时,未尝败。卒,年七十。家聚书至万卷。

任职情况

从弟羔,贞元初及进士第,有至性。父死河北,母更兵乱,不知所之,羔忧号终日。及兼为泽潞判官,[]狱,有[ǎo]辨对不凡,乃羔母,因得奉养。而不知父墓区处,昼夜哀恸;它日舍佛祠,观柱间有文字,乃其父临死记墓所在。羔奔往,亦有耆老识其[lǒng],因是乃得葬。元和中,为万年令,时许季同为长安令,京兆尹元义方责租赋不时,系二县吏,将罪之。羔等辩列尤苦,尹不为纵。羔乃[]宰相,请移散官。宪宗遣中使问状,具对府政苛细,力不堪奉。诏皆免官,夺尹三月俸。议者以羔为直。未几,授户部郎中,后历振武节度使,以工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