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平南中战争,又称诸葛亮南征,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2]
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陷入动荡,南中地区的豪强雍闿等人趁机反叛,煽动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一同叛乱。雍闿等人杀害了蜀汉的官员,并将益州太守张裔绑架送到东吴,寻求东吴的支持。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受托孤之命,开始主政蜀汉。他认识到南中叛乱对蜀汉政权的威胁,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叛乱。在出兵前,诸葛亮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与东吴修好、积蓄粮食、训练军队等。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汉军队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南中。诸葛亮南征平定大渡河以南黔滇大姓的叛乱,不仅巩固了蜀汉的后方,而且还加强了南中与巴蜀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3] 历史背景
由于蜀汉新遭大败,兵力损失巨大,加之刘备刚刚去世,国内局面需要整顿,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平叛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招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