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

木樨科木樨属木樨的一个变种
丹桂(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为木樨(Oleaceae)木樨属(Osmanthus)木樨(Osmanthus fragrans)的一个变种[1][4],在世界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韩国日本等地,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2][3]。丹桂为温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高温而不耐寒,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质壤土中。丹桂的花期为9-10月,果期为翌年3月[5][2][6]
丹桂四季常绿、枝叶密集、树形美观、发枝能力强,是优良的行道树树种,还可作为树墙、绿篱、盆景等[6]。丹桂食品色、香、味俱全,口感独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制成丹桂糕点、丹桂茶饮、丹桂蜜饯等多种食品[7][8]。此外,据中国地方药典《南阳中草药名典》记载,丹桂花可入药,具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作用,可治疗痰饮咳喘、[wǎn]腹冷痛、肠风血痢等疾病[5]
丹桂的品种众多,主要品种有朝霞、籽丹桂、娇容、上海丹桂、鄂橙、平脉红、朱砂丹桂[9]。丹桂花红如炽,中国古人多将其用于表达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中国福建浦城是首个“中国丹桂之乡”,2010年“浦城丹桂”荣获福建省“花王”称号,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丹桂茶制作技艺列入中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历史记载

中国种植丹桂的历史悠久,中国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在被贬至吴兴时曾写下多篇歌颂丹桂的诗词,如“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假青条兮总翠,借黄花兮舒金”、“桂枝空命折,烟气坐自惊”等。北宋时期,浦城章衡状元及第,在回乡捐修祖祠时作《题资福寺》,诗中写“文昌耿耿星常现,桂籍巍巍世不空。此日裔孙来展拜,愧无勋业继高风”,其中的“桂籍”指的就是科举门第,也可视为出桂的祖籍。章衡中状元时,宋仁宗作《赐状元章衡诗二首》“灵[áo]震处千山动,丹桂开时万里香”,其中的丹桂是指皇帝听闻章衡的家乡乃是丹桂之乡所发的感慨。南宋时时期植物学家陈景沂在其著作《全芳备祖》中记载“[qǐn]木,桂树也,一名木樨。花淡白,其淡红者谓之丹桂,黄花者能子,从生岩岭间”,后来的诸多书籍都有关于丹桂的记载,如《梦粱录》《浙江通志》《浦城县志》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