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城

东府城
东府城,又称东城,是南朝时期南京下辖的一个重要城市。[1][2][3]

历史沿革

东府城位于现今南京市秦淮区通济门附近,临近秦淮河。历史上,许多世家大族选择在此地居住。东府城的历史性建筑包括东晋简文帝的旧宅、东晋东府、南朝东府城、南唐江宁府城上水门以及明朝应天府城东水关等。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冬季,刘裕在原有的东府基础上修建了府城,因此得名东府城。东城府设有东、南、西三个城门,没有北门,周长约为三里九十步。东晋时期,宰相兼任扬州牧,东府城同时作为相府和扬州刺史的治所。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在建康发生紧急情况时,通常会派遣军队驻守。景和元年(465年),东府城曾短暂更名为未央宫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晋升为齐王,东府城成为他的宫殿。陈天嘉年间(560-566年),东府城向东迁移三里,并在齐安寺西侧重建府治。东府城经历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个朝代,共约200年的历史。然而,在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春季),隋将韩擒虎攻占建康,导致东府城被摧毁。随后,隋文帝下令将建康城邑宫室夷为平地并用于农业耕种,东府城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