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锋-抖音百科
1975年,李小锋考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1980年,他凭借武丑戏《挡马》考进陕西省艺术学校。[12]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工作,主攻文武小生。[6]从他的毕业剧目、成名之作《白逼宫》,到进入青年团改编《打柴劝弟》,直到后来的《劈山救母》《金榜题名》,李小锋在艺术道路上从未停歇。[12][13][14][15]他并凭借《西湖遗恨》等优秀剧目,两赴欧洲,将古老的秦腔推向欧洲国家。[4][16]1994年,李小锋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开拓小生表演艺术。[12]2003年又凭借《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荣膺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3]2004年被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录用,成为秦腔界首位研究生。[17][12]2016年,获得中国戏曲巅峰汇擂台赛“伶人之王”称号。[2] 专注于舞台表演艺术的同时,李小锋还不遗余力地推广秦腔艺术。出版有《美的断想》《艺海“锋”光》等理论专著。参与《秦腔名家教唱500讲》节目录制。创办大长安艺术讲堂,传播秦腔戏曲文化,常年坚持下基层为群众演出。[18][19][20][21][22][23][24]李小锋在传统艺术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多种艺术形式。2017年推出第一首跨界歌曲《我的家乡在陕西》,并开始创作《秦韵唐诗故乡情》系列演出,先后将唐诗《将进酒》等改编成戏歌,用秦腔方言唱出。[18][25] [26]2019年,李小锋又正式拜陕北歌王王向荣为师,促进民歌与秦腔相互融合。[27] 李小锋遵循“传承、创新、繁荣”的理念和主题,对传统戏加以继承,赋予创新。不仅能“唱、念”,亦能“做、打”,唱、做并重,文武兼备。代表作品有《白逼宫》《周仁回府》《劈山救母》《金榜题名》《打柴劝弟》《寇准升堂》等。被誉称为“秦腔先锋”“秦腔第一小生”。[2][8][28][29]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