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科特港-抖音百科
哈科特港(Pidgin: Po-ta-kot或Pi-ta-kwa)是尼日利亚河流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第二大港口和石油工业中心。它位于邦尼河沿岸,位于石油丰富的尼日尔三角洲地区。哈科特港建城于1912年,1916年铁路通埃努古煤田后成为港口。随后通过铁路连接乔斯、卡杜纳,该市成为全国最大港口之一。20世纪60年代,随着石油和加工工业的发展,和20世纪70年代奥内新港口修建,哈科特港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有棕榈油榨制、纺织、卷烟、塑料、油漆、家具、水泥、钢铁构件、自行车和汽车装配、油田设备、造船业和日用化工。哈科特港主要输出棕榈油、棕仁、木材、煤、锡、铌矿、花生、石油,由哈科特和邦尼和奥内两个港区组成,共有23个泊位。港口年吞吐量近1,200万吨,其中有1,100万吨是原油。海岸线长度4,267米。邦尼港区有6个深水泊位,水深12.5米,海岸线长1,167米,可停泊6万至12万吨的油轮。而奥内港区为新港区,有6个13.5米的深水泊位,海岸线总长1,500米,有散货、集装箱、滚装船和通用泊位。新港位于哈科特东南部25千米。此外,哈科特港也是尼日利亚东部铁路干线和数条公路的起点,乍得等邻国的部分进出口货物也经此转运。教育方面,主要大学有哈科特大学、州立理工大学。截至2023年,哈科特港的城市人口估计为3,480,000,而都会区人口几乎是其城市区人口的两倍,根据2015年联合国的估计,都会区人口为2,344,000。哈科特港的面积为360平方千米。 词源
港口建于1912年,但直到1913年8月才被命名,当时的尼日利亚总督弗雷德里克·卢加德爵士以当时的殖民地事务大臣刘易斯·哈考特,第一代哈考特子爵的名字命名为“哈科特港”。Okrika语中,这个城市的名字是Hakoti Kiri或Parakot。该城市的本地Obulom名字是Obomotu,意思是“大房子”。 简介
在尼日尔河三角洲东南部,濒邦尼河,南距几内亚湾64公里。人口29.6万(1982)。1921年起为输出埃努古煤炭而建港。随通往内地铁路干线延伸至乔斯和卡杜纳,成为全国煤炭、油棕产品、锡和铌矿、花生的主要输出港。20世纪60年代随石油和加工工业的发展,成为东南部工商业重镇。附近多大油田。输油管自阿帕拉油田直通港口和石油专用港(邦尼港),北延至马库马迪。天然气管道通城北6公里处的特兰斯-阿马迪新工业区,向热电站提供燃料。新工业区有玻璃、混凝土预制件、瓷砖等建材工业,以及铝制品、颜料、汽车轮胎等工厂。市区有大型榨油(棕油)厂,以及纺织、水泥、汽车和自行车装配、船舶修理、汽车引擎、采油设备、制材、日用化工等工业。东南19公里的阿莱萨埃莱梅建有 2座日产10万桶的大型炼油厂。附近有奶牛、家禽饲养和捕鱼业,建有水产冷冻厂。港口建于邦尼河岸,经疏浚最大水深在8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