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尧叟-抖音百科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人,北宋宰相,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太子太师陈尧佐、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长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年),任交州国信使,出使前黎朝。后拜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直逼澶州,陈尧叟主张迁都,被宰相寇准斥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1][2]真宗废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文忠”。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3][4][5] 人物生平
家族迁徙
陈尧叟祖籍北方,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朔之地。其先祖陈翔为唐末并门的书记官。王建(前蜀高祖)入川,翔被用为从事,在王建左右。为王建陈述迁顺的利弊(劝王建不称帝)而违忤[wǔ]了王建,被王建派出作新井县令。后来陈翔弃官居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