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

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1]),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生于农民家庭。至正十三年(1353年)应召加入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因[háo]州起义军内部矛盾,仅率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谋求发展。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战役中顽强冲杀,助朱元璋取得胜利,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奉朱元璋为吴王,徐达升任左相国。同年,连攻克多地,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徐达率兵攻取淮东,完成了进攻张士诚的第一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攻破平江城,擒张士诚,徐达因战功卓越封信国公。同年,徐达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通州,包围大都,元朝亡。洪武二年(1369年)-洪武三年(1370年)徐达奉命扫荡残元朱元璋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2]

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