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和-抖音百科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háo]州凤阳人,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和著名将领。[1] 汤和幼年时父母双亡,喜好骑马射箭等游戏。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参加郭子兴义军,任牌头,后升千户[a],后跟随朱元璋先后攻下了大洪山、滁州等,升至万户[b]、管军总管[c],汤和招降了鲍子方的兵千余人。龙凤元年(1355年)汤和跟随徐达攻取镇江,晋升为统军元帅[d]。龙凤二年(1356年)汤和攻取了常州,并以枢密院同佥[qiān][e]的身份驻守常州,多次击败了张士诚部队的进犯,后汤和又晋升为中书左丞,被授予平章政事[f]。吴元年(1367年)汤和升左御史大夫[g]兼太子谕德[h],随即又被授予征南将军,前去讨伐方国珍。洪武元年(1368年),汤和奉命捉拿陈友定,并被授予偏将军[i],跟随徐达西征。洪武三年(1370年),因立有战功,被授予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j]、荣禄大夫[k]、柱国[l],封为中山侯。洪武九年(1375年)以征西将军身份,驻防延安。洪武十一年(1378)进爵信国公,议军国事,加禄至三千石。洪武十四年(1381年),汤和以左副将军身份随徐达出塞北伐,征讨乃儿不花,攻克灰山,俘获其平章别里哥、枢密副使久通而归。洪武十八年(1385年),思州蛮族叛乱,汤和以征虏将军的身份跟随楚王征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汤和告老还乡,皇帝对其大加赏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汤和病逝,享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1] 人物生平
参加起义
汤和1326年出生在濠州凤阳县广德乡,[2]自幼父母双亡,因此不得不寄住其姨母家。汤和小时候玩闹之时,经常玩跨马持槊[shuò]的游戏,当时的父老乡亲们都对汤和的爱好感到惊奇。成年之后的汤和有着远大的志向,他身高七尺,举止洒脱,善于谋略。元末,各处义军揭竿而起,汤和徒步率领子弟十多人追随郭子兴,任小校,后汤和带领军队攻取了宿州、九湾和定远,降伏了将谢成、李德春因功被升为千户。治平三年(1353年)汤和跟随朱元璋先后攻下了大洪山、滁州等,升至万户、管军总管,招降了鲍子方的兵千余人。龙凤元年(1355年)正月,汤和随张天祐[yòu]等攻取和州。[1]当时大部分将领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甘心听从他的命令,而当时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三岁,但是却会听从朱元璋的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后汤和随军平定了太平,缴获三百匹战马。在攻击陈野先时,汤和被箭射中了左大腿,拔出箭后,不顾伤势,汤和继续投入战斗,最后擒住陈野先。另外汤和还攻下溧水、句容,平定了集庆。汤和跟随徐达攻取了镇江,被晋升为统军元帅。汤和后来又率军巡行奔牛、品城,降服了陈保二,攻取了金坛、常州,汤和因此被任命为枢密院同佥,驻守常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