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粥厂

由《暖厂》发展而来的相声段子
《开粥厂》,又名《三节会》,是中国相声段子。[a][1]《开粥厂》由二人表演,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是一段对口相声,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说和逗为主。[2][3][4]
《开粥厂》最早的脚本叫《暖厂》,刻画一个自吹自擂、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的人。后来,经过前辈相声演员不断地整理充实,《暖厂》逐渐发展成《开粥厂》和《报菜名》两段相声。[1]《开粥厂》原先的版本是以背诵五月节八月节春节施舍物品清单来卖弄演员贯口基本功的节目。[5]《开粥厂》讲述了甲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种种“善行”,开设全年施舍的粥厂,向穷人提供炸酱面、炖牛肉、大饼、饺子等各种物品,又引用似是而非的“圣贤语录”支持自己的说法。特别是在端午、中秋、春节三个重要节日要大开善门,用贯口的形式报出施舍之物的清单,但因为甲还没有发财,这一切不过是他的主观臆想的故事。[6]后来马三立的版本将技巧的展示放到了次要位置,整段相声塑造了 “马善人” 形象。[5]
《开粥厂》整体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巧妙融入了浪漫主义元素。[7]

历史溯源

作品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