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燏棻

清末时期大臣
[][fēn](1840—1906)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亦作云眉。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后捐纳为道员,补天津道。光绪17年(1891)出任广西按察使。[1]

人物简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受命留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同年11月,奉命在天津马厂主持新式练兵,次年9月移至小站。胡燏棻聘请德国人汉纳根为教习,仿效西法训 练,从组织、训练、技术、武器装备上都改变了湘淮各军的腐朽落后的状况,编成十营,计有步队3000人,炮队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共4750人。号“定武军”。次年士疏条列办实业、练兵等十事。胡燏棻练兵,小有成绩,但他毕竟是个官僚,不大熟谙军事,因此,1895年底,小站练兵则由袁世凯接替,胡燏棻调任芦津铁路督办,又授顺天府尹,迁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900年始历任关内外铁路会办,刑部、礼部邮传部侍郎。其一生力倡维新,主张向西方学习,振兴国家,天津曾立其祠以纪念。

轶事典故

燏棻小站首练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