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篙恨

清雍正二年发生在姚北的故事
《三篙恨》易名“花烛泪” ,说的是清雍正二年(1724)发生在姚北一个真实故事。那年七月二十三日五更时分,二塘头海堤被潮水冲垮,村庄四周顿成汪洋,人畜和家具均被水淹没。在这滚滚浊浪中漂流着一个被水吞淹怀抱两只皮箱的姑娘,途中遇一小船,姑娘将皮箱推给船中脸有刀疤的后生,思量图救。谁知这后生将皮箱捞进船舱,却不救人,反用力将姑娘推入水中,连打三篙,顾自捞得浮财,摇船归家。[1]

剧本介绍

剧本移植:洪潮沈默。80年代,潮剧院三团演出。
剧情:明朝某年,曹娥江山洪成灾,余姚破落户黄金龙驾舟捞物,民女白玉凤全家遭难,惟有家传宝箱背在身上随波飘流。危急间求救黄金龙,黄救起她后,夺去宝箱,用篙将她打落水中。
玉凤幸为渔夫所救,结为兄妹后投奔早年定亲之婆家。洞房之夜,玉凤发现新郎竟是黄金龙,悲痛欲绝。婆母觉察后婉求玉凤勿扬家丑,准其在家带发修行。江良探妹,得悉原委,劝玉凤告官。黄母子密谋纵火烧死江良,婢女[yín]夜奔报,草舍毁于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