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鼎

金朝的官员
胥鼎(?——1224)字和之,山西繁峙人。尚书右丞胥持国子。大定末,[zhuó]进士第,入官以治能称,迁大理丞,至宁间,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宣宗即位,元兵围中都,授知大兴府事兼中都路兵马都总管。时京都百姓缺食者甚多,乃上奏请求立法振救,宣宗从之,救活颇多。宣宗南迁,授知平阳府事兼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以能够用策略退兵,进官一阶。贞祐四年(1216),守平阳有功,拜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行省于平阳。任上多有进言,予时政多补。镇守河东一方,朝廷倚重。兴定初,进平章政事,封莘国公。四年(1220),致仕。哀宗即位,复拜平章政事,封英国公。正大三年死。

正文

金史》记录
胥鼎,字和之,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入官以能称,累迁大理丞。承安二年,持国卒,去官。四年,尚书省起复为著作郎。上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奏曰:“为人甚干济。”上曰:“著作职闲,缘今无他阙,姑授之。”未几,迁右司郎中,转工部侍郎泰和六年,鼎言急递铺转送文檄之制,上从之,时以为便。至宁初,中都受兵,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1]
[yòu]元年十一月,出为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未赴,改知大兴府事,兼中都路兵马都总管。二年正月,鼎以在京贫民阙食者众,宜立法振救,乃奏曰:“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宜计所赡迁官升职,以劝奖之。”遂定权宜鬻恩例格,如进官升职、丁忧人许应举求仕、官监户从良之类,入粟草各有数,全活甚众。四月,拜尚书右丞,仍兼知府事。五月,宣宗将南渡,留为汾阳军节度使,兼汾州管内观察使。十一月,改知平阳府事,兼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权宣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