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中

中国革命家
张致中(1902年5月7日-1992年12月),又名张永和,是云南第一代共产党人。他出生于云南省泸西县东山区的云兴乡拖格寨。1915年起,张致中开始在外求学,先后就读于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1923年至1926年)。 1925年至1926年,张致中在上海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当选为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并参与组织发动了“五卅运动”,为创建云南共青团组织奠定了基础。1926年,张致中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沪東區、滬西区、沪中区部委书记。 1927年,张致中负责组织领导上海沪东区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9月,他调任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1928年年初,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1929年年初,张致中回到故乡云南省委工作,曾担任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书记、常委,以及云南迤南地区特委书记等职。 1930年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3年。后来,在张冲的营救下,张致中得以出狱。1937年,经党组织同意,张致中担任张冲师长的一八四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他随部队开赴山东、湖北抗日前线。 1939年,由于特务告密,张致中被迫离职。1940年至1948年,张致中先后担任泸西县教育科长和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张致中参加云南省委党校整党学习,但因1930年问题被错误处理开除党籍。在“文革”期间,张致中再次遭受迫害。1982年和1985年,经组织研究,张致中恢复党籍。 1992年,张致中在昆明去世,享年90岁。

人物介绍

云南第一代共产党人
1915年起,年幼的张永和独自到昆明、北京天津、唐山、上海等地求学,亲历了云南蔡[è]护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1923年至1926年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念书。他在交大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介绍陆定一等同志入党,是交大最早的中共党员,最早的中共交大党支部书记。1925年,当选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参与组织发动“五[]运动”,同年8月受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派遣,回云南发展了省立一中李国柱陈祖武吴澄、严英俊等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名单带交上海团中央,创建了云南共青团组织;1926年,张永和离开交大,专职从事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沪东区、沪西区、沪中区部委书记。1927年张永和在周恩来、罗亦农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上海沪东区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9月王若飞调张永和任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1928年初,被周恩来派往湖北,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年底回沪向中央汇报工作。1929年初,周恩来代表中央派张永和回故乡云南省委工作,曾任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书记、常委,云南迤南地区特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还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01师,任张冲秘书,秘密开展滇军的作。
1930年因叛徒出卖,云南地下省委遭破坏,省委书记王德三等人先后遭逮捕,5月初张永和亦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幸得滇军师长张冲全力营救出狱。1937年,经党组织同意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84师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开赴山东、湖北抗日前线。其间,张冲利用张永和与共产党的关系,秘密派他去武汉通过黄洛峰与八路军办事处联系,安排张冲与叶剑英、罗炳辉见面,并要求派进步青年到184师工作。后来经周恩来、董必武同意先后派了一些党员到184师工作,建立了184师地下党支部。1939年张冲因滇军内敌特向蒋介石密报他私通共党而被解职,地下党支部成员被迫疏散,张永和也无法继续留184师工作而回云南。1940年后经张冲举荐,先后担任泸西县教育科长、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因继续宣传进步思想受到省教育厅、省警务处、省国民党党部的“密令监视”和“通缉”。1948年,在泸西参加中共领导的云南游击队武装斗争,曾担任泸西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和弥泸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