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即骑白马作战的将军。东汉末年的军阀公孙瓒因为常骑白马被称作是白马将军。[1][2][3]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军阀,字伯珪,辽西人。公孙瓒早年因母出身低微而任书佐,后因德行被举孝廉,任辽东长史。他因巡逻关塞杀伤鲜卑骑兵而升迁,又因平定叛贼和乌桓归降而升为中郎将、都亭侯。他喜爱白马,常在塞外乘白马以破胡人,鲜卑、乌桓等族称他是“白马长史”,但在黄巾之乱中初败,后封为奋武将军、蓟侯。建安三年(198年),他大破黄巾后争夺冀州,攻灭刘虞,但最终在建安三年兵败自焚。[1][2][3] 人物介绍
白马将军一般用于人物外号,东汉末年,公孙瓒喜爱白马,常在塞外乘白马以破胡人,被鲜卑、乌桓等族称作“白马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麾下立义将军庞德在樊城与关羽军交战,射中关羽的中额,深为关羽军所忌惮,被称作白马将军。另外,在《西厢记》里,张生的好友杜确,镇守蒲关,统领十万大军,人们很尊敬他,所以把他称为白马将军。 有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