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战斗机

二战飞虎队的主要装备
P-40战斗机(英语:P-40 Warhawk),代号“小鹰”,是由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生产的一种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战斗机,是在P-36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研发的战斗机。[1]该机型曾参加过二战中的许多战役,如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等,[1]太平洋战争初中期美国陆军的主力战机。[2][3]
1934年11月,柯蒂斯-莱特公司开始着手设计一种悬臂式下单翼,向后收放的起落架和全金属应力蒙皮结构的战斗机,在通过陆航队的测试之后,便以P-36的编号投产。后来,柯蒂斯-莱特公司把第10架P-36A的双黄蜂星型空冷发动机换成艾利逊V-1710-19液冷发动机,于是改型成为XP-40。1937年7月,美国陆航订购了XP-40原型机。1938年10月首飞。XP-40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好评,便与公司在1939年签订了524架的订单,这也是美国政府自一战以来给单个承包商下的最大一笔订单。之后,美国将P-40战斗机大量援外,总数达到5492架,其中分配给英国2799架、苏联2069架、中国377架。[1]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这类飞机13738架,现保存在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的尚有70余架。[2]
P-40战斗机是美国将军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主要装备,该机型上都绘有吓人的鲨鱼嘴和插翅飞虎队徽,借以打击日军士气。[2][1]该机型长度9.66米、翼展11.38米、高度3.76米、空重2880千克、动力系统为艾利逊V-1710-81发动机、最大航速54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8840米、最大航程1738米。该机型采用单翼,收放式起落架,被整流罩严密包裹的直列发动机,散热器通风口位于螺旋桨桨毂下面,左右机翼各3挺,共计6挺勃朗宁M212.7毫米重机枪。[1]

发展沿革

设计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