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派-快懂百科
崆[kōng]峒派,武侠小说常见的虚构门派,卧龙生成名作《飞燕惊龙》中就有崆峒派的描述,并列入“武林九大派”之中。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也有多次提及崆峒派[1]。 崆峒派在《倚天屠龙记》中最厉害的武功名为“七伤拳”,有诗为证,“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也就是所谓的“未伤敌,先伤己,一练七伤,七者皆伤”。意思是说此门武功威力极大,但习练者似乎有反作用力的影响,伤人亦会伤己,只有功力深厚到极致方可自保,颇有些止戈为武的意味[2]。 简介
创派於甘肃平凉崆峒山,其源流极远,秦汉古辞书《尔雅》已有「空同之人武」的记载。今之崆峒派武道,为历代入山修练之儒、释、道三教人士的武术合流形成,并擅长西域外 族武斗的法门,於一百六十馀年前,由祖师飞云子集大成,开山立派。 崆峒武术以繁杂见称,刀枪剑棍拳腿等皆有习练,冷门及奇门兵器亦格外多,钩、铲、鞭、刺、铁扇、飞爪、风火轮、判官笔等都收入。其目的是要修练到随时手拿一物皆可为伤人之器;单一兵器能够发挥异种的打法;器械法与拳法又可互换或夹杂运用,以混合变化的花法迷惑敌人,祕[mì]诡莫测。(乔靖夫《武道狂之诗》)